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收官之时,决战时刻 | 武汉一周

发布时间:2021-01-27 18:54:29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记者胡雪璇)还有18天,2020年就要结束了。“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来到了年末。

近期以来,市委主要领导陆续主持召开“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开门问策,筹谋新征程的武汉蓝图。同时,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连续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武汉“十三五”成绩单。

收官之时,决战时刻,记录了武汉城市历史上非同寻常的这一年。

收官之年,“收”得如此之难

“十三五”的这五年,武汉蓬勃发展。2019年,武汉GDP达1.6万亿,位次来到全国第七。“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迅猛发展,光谷、车谷、网谷、星谷快速生长,城市活力满满。这也是城市日新月异的五年。大江大湖焕新姿,城市颜值不断提升,同时以著名的通达之地、商业之者、科教名市、潮新之城屡屡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获得感显著提升的宜居家园。




2020年9月10日,“武汉造”折叠屏5G手机下线。记者何晓刚 摄

2020年,“十三五”来到收官之年。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来袭,武汉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之眼。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猝然按下“暂停键”,“封城”持续了整整76天。

艰难挺过了冬天和春天,这座滨江之城在2020年的夏季迎来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长江全流域大洪水汹涌来袭。战疫未罢,接续战汛,挑战前所未有、斗争艰苦卓绝。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以极大的勇气与干劲,挺住了、站稳了,走起来、跑上前,战胜了一难又一难。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纪录片《一年后,新冠疫情如何改变了武汉》,冬天来临时,武汉又恢复了繁荣景象。

再难的收官,也一定要收好

来到收官之时,回望收官之年。我们既看到艰难险阻、风险挑战,更看到了武汉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不懈奋斗,看到了英雄人民浴火重生的奋力拼搏。

4月8日,武汉重启,二季度武汉就实现单季打平,三季度强势转正,如今正决战决胜四季度。从“暂停”到“重启”,再到“加速”,武汉向全世界展示了惊人的“反弹力”,成为疫后重振的“风向标”。



7月29日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发布岚图汽车品牌战略,首款概念车VOYAH i-Land全球首发现场。 记者高勇 摄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武汉是目前最具潜力城市之一,因为武汉的广大干部经历了战火的淬炼,武汉这座城市经历了战火的洗礼。

经过了76天的“暂停”,武汉的疫后重振,马不停蹄。而越到年末,越不能懈怠松劲。仅这一周,武汉就大事不断。继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贯通之后,城市圈大通道、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在汉开幕,日本—武汉—欧洲海铁联运国际物流新通道开通,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揭牌运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的武汉·中法半岛小镇21个项目成功签约……



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11月19—21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记者胡冬冬 摄

收官需要一种拼搏状态,但又不只是状态要求。无论是五年任务还是年度任务,无论是工程建设、项目推进还是民生事项,都是有具体指标的。“收官”就意味着,目标不改,任务不减,标准不降,条条都要硬账硬结。

2020年收官之战虽然难,但对英雄的武汉人民,无论多难,一定要收好,收得漂亮。



12月13日,63家企业赴京招才,武汉企业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沟通交流。 通讯员李娟娟 摄

非同寻常的收官,非同寻常的开局

不久前闭幕的省委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强化龙头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前几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市在新时代、新格局中共谋新合作、新发展。



12月11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

与此同时,要扛起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重任,要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时代交予武汉的使命,武汉必须扛起的责任,都是沉甸甸的。

正如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在主持召开的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所说:“只有练就‘铁肩膀’,才能切实扛起肩负的重任,为国家发展大业、湖北发展大计作出武汉担当。”

非同寻常的收官,非同寻常的开局。不但要收官“十三五”,还要开局“十四五”;不但要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但要决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要翻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篇章。

而这一切,就像我们一步步走完非同寻常的2020年一样,需要全市上下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地干,真刀真枪地拼,以“铁肩膀”扛起“铁担当”,在新征程上作出新作为。

【编辑:张颖惠】


(作者:胡雪璇)

  • 上一篇:获帮扶,我家在荒坡办起家庭养殖场,父亲患癌
  • 下一篇:“脱贫不脱政策”给我摆脱贫困底气,30亩茶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