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我们怎样纪念贝多芬|门外弹乐

发布时间:2021-01-27 18:54:28

作者:梅明蕾(媒体人,爱乐者,读写驳杂,多凭兴致。)

如果让国人仅说出一个外国音乐家,十有八九,人们会说贝多芬。对于地球上的人而言,贝多芬是一个名字前面无须添加任何前缀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

今年12月16日,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日。2.5个世纪,难得的齐齐整整的数字,虽有疫情的影响,使全世界的纪念活动不可能司事铺排而盛大,但仍阻挡不了人们对此在兹念兹,音乐演奏固然少不了,或有专业人士对他有更深入的研究,对他的价值有更全面的认知和揭示。作为人类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家,贝多芬几乎成为音乐的代名词。他的作品量巨质高,不但是音乐史上经典中的经典,亦属当代演奏率、上座率最高者之列。不夸张地说,在他之后几乎所有的作曲家,无不师法于他,且向他致以深深的敬意乃至膜拜。

作为俗世中的一分子,贝多芬的一生,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形容的,就像是狂风暴雨的一天。他饱受苦难却不甘于命运的摆布,即便失聪,也留下旷世经典。他与其之前所有的音乐家相比,除了罕见的天赋和音乐中所展示的宏伟力量,最可宝贵的,是他最先将自己看作一个比国王和贵族都更加优越的艺术家,并自觉维护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权利。要知道,无论是巴赫、海顿还是莫扎特,虽乃音乐史上一座座巍峨丰碑,却尽将自己宝贵的创作仅为稻梁谋,在人格上甘愿依附于皇亲显贵。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德国大文豪歌德都敬仰其非同寻常的人格自尊和精神伟力。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这样一个留下丰厚精神遗产的精神巨人,人们无法不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缅怀他纪念他。伟大的德国指挥家克伦贝勒曾戏言,对贝多芬最好的纪念,就是在一年时间里不演奏他的作品,由此感受到他的不可或缺。当然,这样的纪念方式未免残酷了点。我们要做的,则是心怀虔敬举办纪念活动,从中一次一次聆赏他的音乐,一次次登临精神高地,一次次获得精神的洗礼。

贝多芬属于全人类,因此纪念贝多芬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德国出品了纪念贝多芬的限量版邮册。贝多芬的交响乐、室内乐和独奏作品音乐会早在年初就常开不断。更有一些国家和机构发挥想象力,委约作曲家从贝多芬作品中吸取灵感创出新作。这方面,欧洲的维也纳和亚洲的东京都走在了前列,可见纪念伟人,无论西东。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将联合新媒体,于贝多芬诞辰纪念日当天的08:00至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贝多芬在中国——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16小时马拉松音乐会》。以“嘉宾访谈+现场演奏+音视频赏析”的形式,从音乐家、学者、乐评人、策划人、乐迷等多个视角,展现贝多芬的音乐、人文力量,并以此观照古典音乐在中国的普及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

就武汉而言,琴台音乐厅早就拉开了纪念贝多芬的帷幕。武汉爱乐乐团举办了伴有解说的贝多芬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另有知名钢琴家也前来献演“全部贝多芬”专题独奏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武汉一些非职业乐团也不甘“寂寞”,加入到纪念贝多芬的队伍中来。如武汉室内乐团就经过艰苦训(排)练,最终以“纪念贝多芬”为名,在琴台音乐厅演奏了贝多芬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和其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给听众留下不俗印象。这自然不是什么为赶时髦去“凑热闹”。但凡清楚这座城市是年非同寻常的经历,就会明白贝多芬式的英雄气概对这座英雄城市意味着什么。

【编辑:张靖】

  • 上一篇:为未来考古学提供材料?|无限杂思
  • 下一篇:电视剧向我们馈赠人生|量子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