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社会新闻 > 财经金融

IP概念被热炒

发布时间:2017-03-28 23:35:56

  2015年被业界认为是IP元年。在《盗墓笔记》、《花千骨》等IP剧的收视大热,影视产业IP概念被热炒。基于对产业发展的前景认可,IP价格水涨船高,天价IP不断出现。

  据了解,在美国市场,IP价格加上编剧费用通常不超过投资总额的10%。而在中国市场,动辄数千万级别,甚至过亿的IP价格,让影视制作方压力倍增。从目前的情况看,超级IP难以保证丰厚回报。

  以明星IP驱动的影片《长城》为例,该片由中影股份、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聚集了知名导演张艺谋、国际影星马特·达蒙以及国内众多一线明星等。艺恩数据显示,该影片实现累计票房11.75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影片亏损8000万美元。

  事实上,去年以来,上市公司巨资投入的一些热门IP电影票房表现让人大跌眼镜。部分IP剧的风险向下游“买家”转嫁。电视台的影视剧采购成本上涨,而广告收入却下降。同时,随着IP价格的上涨,IP的授权日渐细化,被授权方获得的版权衍生价值空间缩小,基于IP授权方认定的版权纠纷时有出现。专家表示,IP产业链的商业化运作要求快速生产内容,以内容IP、明星IP为中心的影视产业运作方式,令行业发展方向“跑偏”。

  有业内人士介绍,在视频网站涨价潮带动下,基于著名IP以及明星出演的IP剧,在电视台的销售价格已提升到数百万元一集。而广告收入难以同步跟上,同时电视台付费点播模式市场也没有打开,让不少一线卫视剧场入不敷出。“在没有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泡沫全得自己揣着。”

  影视产业的“烧钱”运作令产业发展深陷困境。在市场热度不减的背景下,“天价”IP、明星天价“片酬”等居高不下,影视产业运作成本高企。在行业资源受追捧的效应下,不少明星为获得更高片酬缩短影视剧拍摄时间,导致替身泛滥、配音剧频现,影视作品质量下降,这反过来将影响票房表现。

  • 上一篇:二季度金融及房地产业招聘预期强劲
  • 下一篇:上市公司豪赌影视IP存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