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东新闻

垦利撤县设区,东营结束“飞”区历史

发布时间:2016-08-03 10:15:41

1

工作人员正在换上垦利区人民政府的牌子。 齐鲁晚报记者 段学虎 通讯员 杜双全 摄

2日,东营市垦利区成立大会在垦利举行。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东营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垦利县调整建制撤县设立“东营市垦利区”。垦利撤县设区今年1月份启动报批程序,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从上报方案到正式批复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齐鲁晚报记者崔立慧孙川段学虎

市辖两区变三区

可规划城区面积翻番

根据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垦利县设立垦利区的实施意见》,垦利撤县设区后,以原垦利县的行政区域为垦利区的行政区域,原管辖区域、人口、政区划分、国有资产和债权债务关系保持不变。在民生保障方面,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标准,以及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津补贴,2至4年内逐步调整到市辖区水平。

此次区划调整后,东营市辖3区2县(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广饶县、利津县),市区面积扩大到5776平方公里,其中可规划城区面积从原来的1225平方公里扩展到2900平方公里,市区户籍人口增加至127.7万人。

垦利和主城区

早已经“市县同城”

垦利撤县设区后,东营市包括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区在内的整个东部沿海区域连为一体,在东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申长友看来,这将有利于东营市对整个沿海地区的统一规划,推进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基础设施互通,打造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东营市是全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市,是环渤海重要节点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条件。但由于区划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垦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心城连为一体,“市县同城”,却难以纳入市区统一规划,河口则因垦利间隔,与中心城区相隔几十公里,形成了“飞区”架构。

国内存在这样“飞”区的城市并不多,而垦利与东营中心城区的联系已经密不可分,“垦利东、中、西分别由数条主干道与东营主城区连通,此外,机场、黄河入海口风景区等也在垦利,很多垦利人在东西城上班。”垦利居民小吴认为,“近几年东营城区向北发展的趋势很明显,与东营中心城区的联系最为密切。”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经济、人口规模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实际可规划城区面积只有1225平方公里,在全省17市中居第14位,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垦利撤县设区后,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延伸阅读

再评全国百强县,垦利不能参加了

垦利是我国最年轻的土地,也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拥有未利用土地130万亩。域内矿产丰富,石油、天然气、卤水、地热等资源富集,胜利油田油气产量的43%、探明油气地质储量的45%出自垦利地下。境内海岸线全长142.8公里,滩涂面积3.6万公顷,浅海面积14.2万公顷,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得天独厚。

记者拿到一组数字,2015年垦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96.8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亿元,是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17.8%。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79.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8倍。垦利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利学说,经过70余年不懈努力和奋斗,垦利从基础差、底子薄的山东北大荒,一步步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在工信部所属的赛迪公司前些日子发布的“县域经济100强”中,垦利位列全国百强县第56位,全省第13位。

“这是垦利第一次入选全国百强县,也是最后一次了,因为成了垦利区,垦利就失去评选资格了。”垦利县一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乍一看,变成垦利区之后,垦利的自主权少了,但是,这与垦利以后获得的优势相比,肯定是机遇更大。同样在垦利经济、民生等方面来说,也是好事,未来,垦利将是东营市主城区扩容最大的拓展空间。”

  • 上一篇:青岛:高三考生志愿被同学篡改,成绩上线却落榜
  • 下一篇:超量接纳游客,景区或被追刑责 《山东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