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重庆新闻

作协名誉主席黄济人谈重庆高考作文:不容易写出内容

发布时间:2016-06-08 12:39:08

今年作文,着手点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这样一篇与人人似乎都有关的作文,换作你,能写好能拿高分吗?

重庆作协荣誉主席黄济人认为,此作文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很不错。“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涉及多个领域。总体上,题目浅显而又深刻。得分容易,但得高分较难。”

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黄济人认为,高中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上,不容易写出内容。“目前,许多高中生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平时社会实践较少。因此,在行文中可以转换一下思路。从善于获取别人的经验入手。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通过人际关系,和同学、老师、朋友以及社会加强联系,获取更多的知识乃至于语文素养。其实这也是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的内容。”

对于语文素养,黄济人表示,加强语文素养就是提升个人修养的基础。“语文不同于文学,更不是作文,它牵扯到我们人的行为基本习惯和精神文明。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的学习,就是我们个人修养的基础。打个比方,我们大家对古文比较薄弱,但当中涉及的古人的思想道德,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的。”黄济人说,“因此,我们在行文中,可以将语文素养的提升上升到另一个精神层面,以此来升华主题。”

西南大学写作学教师郑劲松

用名篇结合生活作比较

郑劲松认为,要想写得精彩,还得回到材料本身,对每一条途径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如“课堂有效教学”或“课外大量阅读”,能通过某一篇或几篇经典文章的分析入手,论证该文章对自己的语文素养能力提升。比如,选《桃花源记》,论证这篇文章对自己语言文字修养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理想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则可能得高分。课外阅读,也是此理。

若谈到“社会生活实践”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可以用名篇《背影》等,结合自己对相关情境的生活比较,论述生活对语文素养——如观察、审美等能力的提升,也是上乘文章。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执行主编范立

理解语文素养是难点

范立表示,当前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应试型的,特别是高三,课堂讲题,课外练题,社会实践几乎空白。怎么理解“语文素养”呢?这是一个难点,它肯定不仅指语文课本和语文知识,它是一个人在文化和生活、思维和审美上综合能力的体现。

范立还提到有一些很好的素材可以使用。比如,2014年,在全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全民阅读概念。2015年,全民阅读第二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全民阅读第三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立意和案例,将提升语文素养上升到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上。”

再战高考的44岁语文老师罗晓艳

一看题目就被难倒了

罗晓艳说,留给作文的时间大约有50分钟,应该说时间充足,但一看作文题目就被难倒了。

“作文应该写得不好,受制约太多,我必须要站在高中生的思维立场,模仿高中生的写法。”罗晓艳预计,作文应该得分不高,“作文36分左右,总分90分,及格应该还是得行。”

罗晓艳是小学的语文老师,谈及如何用“培养语文素养的三个途径”这个主题写作文,他摇了摇头。“不好写,要写出彩很难,得高分不容易,但应该不会出现偏题情况。”

  重庆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要求: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记者 王乙竹 王渝凤 蒋海涛 苏杰德 首席记者 熊志翔 冉文 见习记者 牟齐文 摄影报道

  • 上一篇:重庆救护车将设“档案”:用途、人员配备等都有规定
  • 下一篇:端午节期间重庆可能天天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