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上海新闻

开采银幕背后的金矿 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进军衍生品

发布时间:2016-06-02 04:09:19

电影衍生品,被誉为是"银幕背后的一座隐藏的金矿",如何开采这一金矿,昨天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和聚力传媒就合作开发衍生品计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力传媒将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指定文创O2O合作平台,苏宁易购则被授权为独家衍生品合作平台。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国内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这是进军衍生品产业的首次布局。

补齐短板

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世界著名电影节,都拥有完整的衍生产品体系,衍生品市场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据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丁莉介绍,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衍生品的设计和生产将从艺术家定制、文创产品套装、知名导演跨界、优质品牌合作等四个方向展开。著名雕塑艺术家瞿广慈将为电影节设计标志性天使图案的水杯及雨伞;国内知名文创品牌晨光将为电影节打造可收藏电影票据的文具组合;曾执导《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打造《爱丽丝梦游仙境》系列的著名导演蒂姆·伯顿设计了电影节志愿者T恤;美国潮牌PAULFRANK(大嘴猴)为电影节和电视节设计资料包袋。电影节期间,衍生品将在SFC新衡山、兰生典尚、曲阳影都等展映影院及国际影视市场、媒体中心进行现场展示并销售。上海影城和大光明影院也将采用线上下单的方式进行销售。聚力传媒线上众筹、苏宁线上专区将为本届电影节衍生品销售提供优质服务。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将首次推出衍生品,还将举行衍生品专题论坛。黄晓明、陶红、李治廷、林依轮、林心如等明星均录制了VCR,号召粉丝关注、购买本届上海电影节的衍生品,共同努力,补齐中国电影的短板。

巨大落差

中国去年票房已突破44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但数据显示,中国电影收入的90%至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衍生品收入几乎是零,其效益甚至不如影院门口卖的可乐和爆米花,与一路高歌猛进的票房形成了巨大落差。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票房只占影片总收入的30%,70%靠的是衍生产品开发,衍生产品是票房的两倍以上。《蝙蝠侠》《星球大战》《美国队长》《疯狂动物城》《海底总动员》《蜘蛛侠》《超人》等好莱坞电影,在全球都能买到其衍生品。《星球大战》三部曲全部票房为18亿美元,衍生品却超过45亿美元。在中国,看一部《变形金刚4》,也许只花数十元,但要买个最新涂装的正版擎天柱模型玩玩,就是数百乃至数千。拥有众多经典动画形象的迪士尼,已形成了电影、衍生品、主题乐园的循环利用,衍生品商业价值开发令人惊叹。衍生品不仅是商品和电影艺术的融合,更是电影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值得反思

都说衍生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但美国做到了,而在中国,开发远远不够。如《让子弹飞》的麻将面具网上热销,但赚到钱的不是姜文,而是嗅觉灵敏的盗版商。国产电影虽然也试图在衍生品上有所突破,但除了低幼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等,其他类型电影几乎无所作为。大多数国产电影都是在影片即将上映时才匆匆找礼品公司设计定制一些宣传品,如日历、明信片、手机壳、钥匙链、扇子、铅笔、卡通玩偶等,但其意义主要是影片推广,而不是衍生品本身的市场价值。如《叶问2》做过甄子丹的人偶,《建国大业》做过限量版瓷器,冯小刚的《私人订制》做过一批抱枕、挂架、杯子等,都放在影院销售过,但销售状况都不理想。

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对这些衍生品缺乏兴趣,一是质量粗糙,二是缺乏设计,不像好莱坞电影把衍生品做得有纪念意义,值得观众收藏,这值得中国电影界反思。为何人家能把衍生品当成一座金矿来挖,而我们的衍生品就难以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本报记者俞亮鑫

马上评

身在宝山不识宝

电影应该是一个产业链,影片只是这个产业链的“火车头”,遗憾的是,这一“火车头”在中国没有带动整列火车飞速奔驰,尽管中国电影总票房已逼近美国,高居全球第二;有人甚至预言,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已指日可待。但与这一高速增长极不相称的是国产片衍生品,它几乎成了被这列高速火车丢弃的一堆废品。人家当作“金矿”“钻石矿”在开采,而国人对电影的关注只有票房,忽略了衍生品的开发利用。这成了中国电影的短板。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对进军衍生品进行布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这也是现代电影与传统电影的重要区别。衍生品开发在我国虽处起步阶段,但对电影人来讲,这无疑是个良好的投资契机。俗话说,“身在宝山不识宝”,国产电影的衍生品,是一座被人遗忘的金矿。

  • 上一篇:2016年十佳少先队员名单公布 上海好小囡从小爱创新
  • 下一篇:青浦5·23蜡业公司爆炸事故进展 嫌疑人违法违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