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浙江新闻

各种立体教材老师信手拈来 学生动手实践感悟技术魅力

发布时间:2016-05-21 16:24:31

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在姜山中学,朱建军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学生们不仅可以在选修课《改变生活的设计》上,和朱老师一起拆解课桌、立式风扇、电脑等物件,探究其中的技术原理;还可以跟着朱老师在科技创新社团里动手又动脑,在实践中感悟技术的魅力。

每堂课解决一个技术实践问题,每个问题设置一个探究环节

朱建军,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是宁波市名师,学科骨干教师,省教育学会劳技教育分会理事。17年来历任姜山中学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教师,兼任科技辅导员等,是学校科技教育的多面手和领头人。

在朱建军眼里,圆珠笔、垃圾桶、水杯、指甲钳等都可以直接拿来当教材,它能够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的载体,巧妙的与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进行结合。

朱老师拿起一个鼠标说,别看这样一个小小的电子设备,它里面包含了物理、数学、化学、信息学、人机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学生通过拆卸,除了理解这些产品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制造工艺等,还能领悟这些产品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

朱老师是学生眼中的技术高手,一次,在课堂中,朱建军带领学生把学校教室的门拆了,为一些锁芯已经淘汰的锁更换安全性能更好的C级锁芯。

作为新课改以来的第一批通用技术教师,朱建军创造性地将技术实践置于生活情景之中,主张“每堂技术课必须解决至少一个技术实践问题,每个问题至少设置一个探究环节,每个探究环节至少创设一个生活情境”。

教室里的课桌,它从古到今,是怎样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它的材料、结构设计、加工工艺和性价比,是如何体现社会进步发展的?它能进行哪些设计的优化,未来教室的课桌会是怎样的?像这样,在朱建军的课堂上,学生们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动手。

凭借这一教学模式,朱建军曾获宁波市通用技术优质课一等奖。2013年,《改变生活的设计》被评为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

  “过去,教材是同学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同学们的教材”

每一天,技术领域都有新的创意和产品诞生,但教材和知识,不可能进行同步的更新。朱建军认为,合格的技术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去尝试新产品,接受新理念,并将其转化成知识。

2008年11月,为填补学校在科技教育上的短板,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朱老师牵头成立了校科技创新社团。社团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并成功将“科技节”活动打造成学校传统,成为学校“四大节”之一,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2009年12月,科技社学生邵飞祥和华坤带着自己的小发明“高韧性强附着力免擦洗颜料”参加2009年宁波市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并通过专利申请,2010年4月,该“高韧性强附着力免擦洗颜料”发明荣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造发明二等奖。

2015年,姜山中学成为宁波市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基地学校,并成功承办了宁波市中小学创客教育推进会。

在朱建军的筹划下,学校成立了技术教育中心,建设了创客教室、电子控制实验室等实践场所,积极参与学校创客活动的开展。课堂上,通过智能接线板、家庭网关、智能LED灯、门窗传感器等智能家居设备的现场演示,让学生体会当今科技发展的魅力,让学生明白:过去,教材是同学们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同学们的教材。

标签: 教材 技术 教师

  • 上一篇:志愿者许银花守护斑马线近7年 已有好几个人来“接班”
  • 下一篇:坚守信念走共同富裕路 宁波“傻书记”三十余载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