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内新闻 > 福建新闻

走进呵护厦门隧道桥梁的年轻人:加班是常态

发布时间:2016-05-05 18:18:14

台海网5月4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厦门的隧道很多,当您驾车穿行在隧道中,平坦的道路畅通无阻,一路上灯火通明。尤其是在风雨天,隧道更像一个温暖的庇护所。而在这看似平常的庇护背后,有一群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

这是一群年轻人,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泡”在大桥上、隧道里。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走近市公路局的青年骨干,了解他们不为人知的工作。

走进呵护厦门隧道桥梁的年轻人:加班是常态

我们累点不碍事的,只要道路能畅通就行。

李再新

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中心抢险物资管理科科长

关注天气预报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暴雨倾城,最怕的就是道路积水。此时,路上总会看到一个个橘黄色的身影,他们是抢通积水路面的维护人员,而组织抢险的就是李再新。2007年,东南大学毕业的他开始从事项目建设管理,2011年进入市公路局桥隧维护中心,主要负责隧道维护、抢险工作。

组织应急抢险队

连续几个小时不间断工作

每年雨季,特别是有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时,李再新的电话就没停过,都是道路积水的告急电话。

在李再新的带领下,桥隧中心组织了一支应急抢险队。从组织人员应急排水、疏通管道,到与抢险人员同进同退,他经常连续几个小时不间断工作。

关注天气预报,是李再新每天的必修课。如果晚上下雨,他就会不时看一看手机,怕错过紧急电话。暴雨来袭,李再新和同伴们常常彻夜不眠,抽积水、冲淤泥,确保道路尽快恢复正常通行。

2013年夏天,台风侵袭,山洪暴发,梧村隧道被淹,泵房损坏,抢险队8天8夜连续抢修,李再新整整3天3夜守在隧道里,直到抢险完成才回家。

“抢险利器”随时待命

紧急时刻“用得上守得住”

遇到大雨天,李再新和同伴们就得“逆向而行”,不是回家而是赶到积水地点;深夜,城市沉睡了,他们冒着大雨加班。

李再新的应急抢险队管理着各类公路抢险设备70余套,平时要对抢险设备进行检查及维护,确保设备随时能用得上。

在他的管理下,桥隧中心的“抢险利器”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拉得出、用得上、守得住”。“我们累点不要紧,只要道路畅通就行。”李再新说。

走进呵护厦门隧道桥梁的年轻人:加班是常态

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高铭霖

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中心隧道管理科科长

他为50多座桥梁量身打造“健康档案”

高铭霖读研时学的是桥隧专业,如今干的也是桥隧的活。他曾是桥梁的“大管家”,负责养护演武大桥、五缘大桥、石鼓山立交桥等50多座大桥和特大桥。去年岗位调整后,负责15座隧道的管理。

他还是个“学霸”,曾带队参加省赛,不仅荣获团队一等奖,而且把个人前6名都收入囊中。

一天跑三五百公里是常事

通宵熬夜做荷载试验

2008年,从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毕业后,高铭霖进入市公路局中心实验室,从事桥梁检测工作。2011年,他调整到市公路桥隧维护中心,负责管养50多座大桥和特大桥。

桥梁检测,包括一般检测和特殊检测。一般检测指外观检查、线形检测等,而特殊检测包括无损检测、荷载试验等。遇到台风暴雨天,还要到现场一一排除隐患点。其中,桥梁的荷载试验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技术含量高,工作量大。试验要求温度的变化要小,而夜间温度较平稳且不影响交通,所以基本得通宵完成试验。

想起那一段经常熬夜的日子,高铭霖说:“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了不少经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由于管辖的桥梁多,每座桥梁的病害复杂多样,高铭霖大部分时间都与桥为伴,一天跑个三五百公里是常有的事。他给每座桥梁建立了“健康档案”,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检测效率,又保证了检测质量。

硕士毕业仍埋头钻研

带队参加比赛包揽前六名

桥梁管养的专业性很强,虽然高铭霖是福州大学桥隧工程硕士毕业,但平时依然要埋头钻研各类桥梁养护技术,熟悉业务技能。他发表过两篇有分量的科研论文,还先后参加了检测工程师、养护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

2014年,他带队参加福建省公路钢桥架设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获得团体第一名,并包揽了个人前六名。

去年年底,因工作调整,高铭霖调到了隧道科,负责管理15座隧道。他说,隧道相对封闭,通风和照明条件不如桥梁,所以要花更多心思养护。

走进呵护厦门隧道桥梁的年轻人:加班是常态

做喜欢做的事,坚持最初的梦想。

吴士义

厦门市公路桥隧维护中心隧道土建工程师

用心呵护的隧道成市容管理优秀范本

10年前,吴士义从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跨入与桥梁隧道相关的项目工程管理岗位。他负责15条隧道的日常养护和保洁,虽然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我们做的事一直都很琐碎,也很不起眼,但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成就感。”他说。

五字准则精心养护

8条车行隧道市容考评达“优”

每个月,吴士义都要组织一次对隧道的检查。此外,他还要负责隧道附属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及时对隧道及周边排水系统、各隧道配电房、管理中心等房屋附属设施进行修缮、维护和专项排水改造工程。

环岛干道下穿仙岳路通道排水改造工程、文曾路下穿铁路桥及环岛干道曾山隧道口等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都是他负责的项目,工程质量得到一致认可。

他说,“畅、安、亮、洁、美”是他管理养护隧道的工作准则。他管辖的8条车行隧道,在市容考评中都是“优”,其中云顶隧道于2014年通过了第一批“美丽厦门市容示范项目”验收,成为市容管理的优秀范本。

对家人也有歉疚

但关键时刻还是以工作为重

去年7月,梧村隧道嘉莲口截水沟混凝土下陷,为了不影响日常通行,对修复工期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连续一周,每天夜里10点到凌晨四五点,吴士义都坚守在现场,负责施工控制和技术指导。

平时,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里,只要有突发事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巡查隧道壁、检修道等设施;台风天或汛期来临前,他会事先巡查隧道排水系统和隧道洞口周边,有时候还主动申请值班。

“凌晨一两点接到电话,多少会影响家人,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关键时刻还是要以工作为重。”他说,有时候对家人也会有歉疚感。

  • 上一篇:进口玩具冒充工艺品闯关 厦一企业未如实申报被罚
  • 下一篇:岛内将新建液化天然气应急气源站 可供应急使用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