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吧
主页 > 国际新闻 > 世界奇闻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发布时间:2016-04-28 14:40:57

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港媒称,现代人电子流动装备随身,街上不少“低头族”边行边看着手机,随时酿成意外。

据香港《明报》4月28日报道,德国2个城市在地面安装交通灯,希望提醒“低头族”注意,在电车即将驶抵前,提醒低头族勿踏出马路。

采取新措施的城市为科隆和奥格斯堡,当地在数个电车站的马路两旁,安装了一排排的红色LED灯,当电车或巴士正进站时,灯就会闪烁以提示行人。

奥格斯堡官员哈姆斯解释,现时普通的交通灯已不在时下行人的视线范围之内,于是他们决定引入额外的交通灯,而且数量愈多就可令更多人注意得到。

不过,当局的措施亦非人人领情,有当地居民表示,手机用户沉迷得需要以此方式来得知电车正驶近,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有年青人承认,他甚至并不察觉这些新交通灯的存在:“也许在晚上才有用”。

【延伸阅读】台媒:两岸青年低头族现象普遍 每天滑手机数小时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通勤上下班时间,低头族随处可见。(台湾《旺报》 资料照片)

中新网1月2日电 据台湾《旺报》报道,现代人越来越依赖手机、3C产品,两岸青少年“低头族现象”最为普遍,无论上课、逛街、聚会,总捧着手机滑滑滑。大陆学生每天低头刷屏幕时间长达5小时17分,多所大学为了让青年学子“抬头”,开始推行“无手机课堂”。台湾低头族不遑多让,年轻人一天平均埋首上网4小时。

大陆社科院最新调查指出,大陆大学生每天滑手机的时间,占掉一天的22%,其中又以大一新生沉迷手机时间最长。拿手机刷微博、玩微信、看新闻,已成众多大学生每日生活习惯,甚至在课堂上也不例外。

全台约有161万低头族

北京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厦大嘉庚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近年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希望藉由自愿报名、柔性倡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改善手机依赖症。

台湾年轻人的手机成瘾现象也相当严重。去年底最新调查显示,12岁以上台湾地区民众,有手机沉迷风险的比例高达7.7%,远高于国际平均的6%,换算全台约有161万人成为低头族。

  平均上网时间近4小时

每人每天平均手机上网时间,也由过去的92分钟,倍增至2015年的179分钟。其中又以20至29岁平均每日达232分钟,接近4小时。

有高中、高职生因此向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思华,提出类似大陆校园的“无手机日”想法,不过教育部门表示,不会强制规定,但会鼓励学生自动发起无手机日。

(2016-01-02 10:52:01)

【延伸阅读】艺术家设计新路牌 提醒路人勿做“低头族”(图)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德哥尔摩街头提醒路人勿做“低头族”的路牌。

中新网2月5日电 据外媒报道,瑞典两名艺术家最近设计了一款路牌,在红边三角形标志上,画上一对低头玩手机的男女,并竖立在首都斯德哥尔摩街头,提醒路人要放下手机,注意安全。

智能手机普及,不少人变成机不离手的“低头族”,连过马路也忙着玩手机,非常危险。而新路牌也引起当地居民热议,更成为网上热话。

其中一名艺术家森普勒回忆称,他有一次过马路时只顾使用手机,差点被汽车撞倒。他认为必须提醒路人注意安全,遂萌生设计念头。

(2016-02-05 10:17:01)

【延伸阅读】多所高校推“无手机课堂” “低头族”如何才能抬头


视频:河南一高校倡导实施上课交手机 学生由不理解到支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资料图:2015年12月21日,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教室内,上课学生将各自的手机放入前排的收纳袋中,集中精力听课学习。武俊杰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吕春荣)拿手机刷微博、玩微信、看新闻……这已成当前众多大学生每日的生活习惯,然而,这样的习惯被许多学生带进了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人群,即课堂“低头族”。

为了让课堂“低头族”能抬起头来认真听课,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那么,手机止步课堂,能否让“低头族”重新抬起头来认真听课?

  “无手机课堂”进校园 “手机依赖症”会缓解么?

如今,课堂“低头族”群体越来越庞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这也成众多高校特别想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国已有多所高校推行“无手机课堂”。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近些年,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其中,去年11月,广西19所院校更联合发起承诺推行“无手机课堂”,也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关注。

今年11月底,“无手机课堂”也现身太原理工大学。据了解,此项活动由该校团委网络信息中心发起,活动面向全校各学院开展,无专业年级限制,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

太原理工大学大一学生孙月告诉中新网记者,她11月底就自愿参与了此次活动。她说,自己以前的“手机依赖症”很严重,上课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去翻手机,要么玩微信、手游,要么看小说,而有时上课忘带手机,便会感到魂不守舍。如今,适应近一个月,她已然习惯了,听课效率也有所提升。

据相关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17分钟,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且存在年级越低、花费时间越多的现象。

孙月说,“以前,手机一天不在身边,我就容易抓狂,有事没事就看一下手机。但现在,经过‘无手机课堂’的考验,我玩手机少了,反而多了些时间做其他事情。”

如今,“手机依赖症”有所缓解的孙月每天都会多花点时间在看书上,在她看来,这样的学习生活比以前更轻松自在了。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资料图:2014年11月20日,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学专业14级的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课间休息,他们的手机统一关机并放置在学生会提供的手机框里。 中新社发 陈胜伟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个别“低头族”改为低头睡觉:“无手机课堂”难让学生抬头?

和孙月想法不同,太原理工大学大一学生李恬就不愿意加入这个活动。在她看来,上课交手机并不能确保学生认真听课,课堂应该更多样化一点。

李恬告诉中新网记者,她的“手机依赖症”很严重,只要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觉不舒服。上课时,她常常会不自觉地翻手机、聊微信,有时上课容易走神的她,会因和朋友聊开了,“走神”特别久。

“玩手机其实对我的上课效率影响并不大。”李恬认为,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并非完全不好,有时也可适度缓解听课的疲劳。

在李恬眼中,交手机确实能让“低头族”不再那么依赖手机,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抬起头来认真听课。“有些同学交了手机,犯困了,就选择睡觉,并且一睡就是一节课。但以前,他们可以选择看下手机,调试一下精神状态。”

李恬表示,听课效率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老师的讲课水平,当前有些课程实在太枯燥,学生玩手机也是无奈之举。

清华大学研究生左兰也不赞成推行“无手机课堂”。她对中新网记者称,手机越来越像人们身体上的一个器官,很多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开始使用,尤其学生群体,不自觉地在任何场合玩手机更是普遍现象。

左兰认为,学生只要能够自控,上课无聊时刷刷手机,转化一下心情,然后再更好地投入课堂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现在学校应该推行的不是‘无手机课堂’,更应该推行的是教导学生提升使用手机的自控力。”左兰说。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资料图:2014年10月30日,广西民族大学推广“无手机课堂”。 中新社发 宋汉涛 摄

专家称“无手机课堂”只具有限象征意义 关键看教师水平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选择推行“无手机课堂”,相关报道层出不穷,这也引来了不少舆论的好评。但同时,公众也有疑问,手机止步课堂能坚持多久?

记者注意到,众多高校推行“无课堂手机”绝大部分只是一种倡议,而不是规定。因此,有个别学校刚开始推行“无手机课堂”因获得众多学生响应,实施效果很不错。但过了一阶段,由于许多学生选择退出,致使实施效果大不如前。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许多高校发出 “无手机课堂”的倡议,这抓住了当前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从而能够引起共鸣。但推行“无手机课堂”只是作为学校倡议的话,对当前还未养成良好手机使用习惯的中国学生而言,只具有有限的象征意义,并不能坚持多久。

“其实,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这比外部要求更管用。”熊丙奇表示,学生之所以成为课堂“低头族”,这也和老师的课堂教学有关。有些老师实行灌输教育,不引导学生参与,而有些老师对课堂教学投入不够,只管把内容讲完,不管学生能否接收。

熊丙奇建议,如果老师课堂上采取交互式、探讨式教学,学生们自然也会抬头认真听讲。在交互式课堂上,手机也可派上教学的用场,诸如学生发微信提问,微信交流讨论等,这类举措利用得好,手机也能成为课堂学习、讨论的工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如果学校以行政手段来推广“无手机课堂”,这并不恰当,但若作为一种倡议,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这样的方式对课堂教学还是能到一定作用的。

“手机止步课堂,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外在环境,但至于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根本还在于老师的教学水平。”储朝晖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2015-12-30 00:22:02)

【延伸阅读】日本地铁出新招消灭低头族 架摄像机监控乘客 (图)

德国两市地面装LED灯 提醒低头族勿乱过马路(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没错,就是你,老兄别再滑手机!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中国台湾网12月18日讯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在马路上、地铁上玩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衍生许多意外事件。日本阪神地铁想出一个对付低头族的妙计,要他们乖乖收起手机,好好走路。

阪神电气铁道株式会社和电信公司KDDI合作,在阪神神户三宫站架设多台摄影机,只要监控者看到有人在玩手机,就会立即启动广播,提醒当事人放下手机。如果该名乘客无视广播,广播就会直接公布当事人的特征与衣着颜色,并秀在大屏幕上,引起路人侧目与当事人注意,逼得乘客不得不收起手机。

在影片中,一名穿着粉红色外套的女子被广播点名时,先看看自己的服装,惊觉“就是在说我”,而后赶快将手机放入口袋,快步离开月台。另名男子,发现自己出现在萤幕上,先是东张西望检查摄影机在哪,最后乖乖把手机收到口袋。

在台北地铁方面,因中山站砍人事件,去年六月底列车已全面完成安装监视器,监看乘客动态及低头族是否影响进出动线,必要时由站务人员适时引导。北捷站务处长表示,将研制广播录音,或在平面海报、电视显示器等处提醒乘客。若玩儿手机影响其他人或列车营运,劝导不听,依规定可拒载。(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2015-12-18 15:03:01)

【延伸阅读】“低头族”悲剧:女子不满丈夫没收手机 上吊自尽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外媒报道,印度日前发生一起因玩手机引发的悲剧。一名年轻的新婚女子,因不满丈夫没收她的手机而上吊自尽。

据报道,20岁的阿帕尔娜(Aparna)的丈夫是一名货车司机。由于丈夫长时间离家工作,阿帕尔娜只好用手机玩社交网站打发时间。

本月12日,阿帕尔娜的丈夫难得在家,却受到妻子冷落,心生不忿的他决定将妻子的电话没收。

没收手机引发了这对夫妻争吵,阿帕尔娜将自己锁在房间里,拒绝开门。一段时间后,丈夫感觉情况不妙,破门进入房间,发现妻子竟然上吊了。丈夫急忙将阿帕尔娜送往医院,不过医护人员证实她已经死亡。

据报道,得知妻子死亡后,阿帕尔娜的丈夫深受打击,企图从家中阳台跳下自尽,幸获家人阻止。

(2015-10-15 11:44:01)

  • 上一篇:西媒盘点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亚非易发自然灾害
  • 下一篇:台媒:英男子大巴车前拍照 疑似外星人同框(图)